本帖最后由 lemon_mao 于 2015-2-10 10:03 编辑
一级建造师备考心得(建筑类)
我是在地产公司工作,虽说所学专业不是工程类的 但是毕竟也在现场呆过几年,所以多多少少也算了解一些。考一建也是自己的一个小小的目标;
原打算5月份就开始准备复习,拿着之前买的12年的教材看了几天,发现看书实在效率太低,翻了几页经济 都是公式推导一看就头疼,然后就上“大家网”找课件,然后论坛上说2014年的教材有很大的变化,5月中下旬才会出新教材,网上大部分是13年的课件,新教材出来后各个培训机构最快也要到6月中下旬才会出新的课件,所以提前复习的方案就暂时搁浅了;
6月17日一级建造师开始报名时间,距离9月20日考试大约3个月,其实报名前也在犹豫,是自己报名还是请代理报名,是含培训报名还是仅仅代报名,因为前者报名费用较高估计好几千(确实不太舍得花这个钱),因为考虑到培训机构一般都是对那种不想踏踏实实看书而想速成的人准备,再好的培训还是要自己复出时间精力努力才能成功,后来就找了“**培训”机构花了800元代报名(含四本教材及考务费),有他们报名也相对轻松,不用自己跑,记得去年2013年就是自己提前没有当回事,报名没有报成功,还复印了好多资料并且耽误了两天工作时间;
从报名到网上复核缴费成功(中间又出差了一周),大概就是6月底才从培训公司拿到了新教材,那时候网上也陆陆续续有了其他培训机构2014版新课件,刚开始也比较茫然,摆在面前的问题很多,比如:从哪门开始复习,哪个老师的课件好呢?于是就开始上论坛,发现法规:陈印;经济:梅世强大家的评价高度统一:管理和实务大师的回复五花八门;正好那时看到论坛有免费的梅世强经济和陈印法规的2014年的课件,于是就决定先学习这两门;每天上班的路上、中午午间休息和下班的路上听课件,因为担心工作时间投入太多会引起同事和领导的不满,所以只能忙里偷闲去准备,一般每天听课时间基本在2-3个小时,花了7天左右断断续续听了梅大师一遍,结果听完没什么感觉,当时想着可能多听几遍就好了;然后就接着听陈印的法规,没想到陈印的法规听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并且今年和实务案列有机的结合,听起来很不错,听完一遍大概到7月中旬了; 中间也在论坛上找管理和实务的课件,实务都说朱红讲的不错,下下来听了实务第一章发现都是念课本,耽误了3天时间果断放弃;后来又找到李佳生花了3天时间 听了一章 方言太重,果断放弃;想着这下实务完了,一直没有找到好的老师;于是赶紧找了管理,无意中发现了赵进东的课件,发现这个老师讲的很快,听他的课件就是学会了多选题答题要点,就是宁愿少选别多选,这点其实很重要,花了4天左右听了他的课件,其实对这种概念性很强的听完也就忘完了,不容易记忆;
然后8月初无意中看到王玮的建筑实务精讲,于是就想着试试看吧,于是第一天下载下来后我就步行回家(从单位到家步行大概2个小时),没想到听到他的课件让我对很多专业术语理解豁然开朗,比如沉降缝与伸缩缝的区别和原理;那天晚上走到家后,由于很久没有锻炼的缘故,走的很累,但我对媳妇说,找到好老师再累也值得,于是就坚定了听王玮课件的信心,但他的实务36集,平均每集一个多小时,如果按照之前的复习节奏每天2-3个小时,听一遍课件都要15-20天,于是果断增加学习时间,上班提前半个小时出门,路上骑着电动车听、到单位楼下的小河边再听半个小时然后再到单位上班;中午和下班路上听课时间固定,晚上吃完饭后从7点半再听2个小时;因为周末要把2岁女儿从老家接来,所以周末基本抽不出来学习时间,听完一遍大概用了十多天;
4门课件完整听完一遍大概8月10日左右,这时候感觉时间越来越紧了,总感觉时间不太够用;于是开始第二遍,法规陈印4天时间;项目赵进东3天时间;经济梅大师听了2天感觉可能不太适合我,赶紧又到大家网找,最后无意中找到“刘戈和唐建生组合”,感觉经济终于找对人了,不是大师但思路清晰并且把公式讲的很透彻,这期间听课件大概花了7天时间;实务王玮7天;4门课件听完两遍大概八月底九月初大约还剩3周左右就该考试了;
于是就重新对时间进行了安排,安排第三遍听课件,听课件时间不变(上下班路上、午休和晚上每天约为5个小时左右),而上班时间抽空做题,由于不同机构出题难易度差别很大,发现做大量的题对实战提高意义不大,人往往都是听得时候都懂但是一写就出问题,所以上班时间重点根据经济、管理和实务文本课件进行抄写整理,尤其是实务还找了一些网上整理好的进行抄写整理,三遍听完基本就剩一周时间,但是实务还有好多没有抄写整理完。
最后一周对学习的效率要求很高,花了两天时间基础课每门课做了3-4套卷子,感觉除了管理不太稳定外(因为感觉管理是咬文嚼字类型,如果题目不理解,就会感觉选项好多都是对的),其他两门应该问题不大;而实务总感觉写不全并且只记得提纲性的东西(毕竟从头到尾没有看教材),得分肯定不会高,于是又重新梳理了一下复习重点,法规、经济不在复习考前一天或者考前花2-3个小时看一遍就可以了,管理花1天时间将笔记认真理解;剩余几天必须看实务,按照这个思路,考前一天周五下午把实务笔记看完并整理了一些重点进行背诵;周五晚上对经济又重新梳理看了一遍看到晚上十点半,还有一部分没有看完,果断睡觉,没想到考了这么多年试,竟然第一次为了考试失眠,迷迷糊糊估计三点多才睡着。
因为考场离我家骑电动车要40分钟,所以第二天6点半起床7点出门,到考场后开始把剩下没看完的经济看完正好是8点半,然后进考场选择题做起来就是快,基本1个小时做完然后又检查了一下,把有把握算作得分,没把握或者模棱两可的作为零分估了一下应该能过60分,所以10点半交卷然后找了一个小饭馆吃了一顿饭,然后开始看法规,看到考前半小时进考场,然后确实发现今年的法规有点偏,但大部分陈印都讲过,所以先把容易的做完后,最后把题目偏的认真斟酌后选择,也是按照有把握得分计算,应该能及格;然后提前一个小时交卷,赶回家看管理(19点-22点),然后睡觉没想到这一晚睡得还算踏实,第二天还是老时间老安排,考前又过了一下管理进考场,基本也是一个小时做完,然后检查10点半出考场,下午的考试才是重头戏,于是简单吃了点开始看书一直看到13点45然后进考场,考实务一定要把会的尽量多的表述,不会的先跳过去,感觉完全没有复习到的应该有2-3个小问,其余的多多少少都能回答,然后就是埋下头写,字迹清晰尽量有条理,然后当我把所以会做的题写完后,已经17点多了,那时候好多考生已经陆续交卷,但自己想一定要再补充,能写的尽量不要空白,离考试结束还有半小时,考场上就剩下三个人,但是这时候不能急,还要尽量放松心态,最后交卷铃响了我站起来了,一看就剩我自己了。下了考场,给媳妇打了个电话,说今年应该差不多都能过,起码过三门。
结果:经济:72;法规:88;管理:85;实务105
过程讲述完,其实想总结的备考经验就是:考前3个月;找到一个好的精讲课件,理解性听讲,这样方便你快速理解所学课程;考前2个月,边听课件边做笔记,这段时间法规基本可以确定;考前1个月,整理笔记背诵笔记,重点还是实务;考前一周,重新梳理重点,可以做一些实战性强的题;考前的突击性复习很重要,可以提高考试效率和成功率;关键还是理解后记忆记得更久;考场心态要注意,公共课尽量节省考试时间,省下了时间以方便备考下一门;实务课不急不躁,一定要尽量用完考试时间,不要留白。 对了,突然想起来应该把2014年文件分享给大家: |